- 当前位置:
- 6165cc金沙总站>
- 翻译专业>
翻译专业简介
2021-06-30 15:07:19 湖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专业于2013年开始招生,是全国高等院校中获得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翻译本科专业前106所高校之一。翻译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目前有13名翻译课程专任教师,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7人,博士6人,70%以上教师具有国外访学或进修经历。教师教学科研成果丰硕,自21世纪初到目前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20余篇,其中CSSCI期刊25篇,北大核心20篇,EI收录5篇;出版专著15部、译著3部;主编教材10本;主持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项目18项,其中国家社科3项。本专业教师主持的《趣味英语与翻译》属省级和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教师教学科研获奖众多,获国家民委教学成果二等奖、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第八届湖北省翻译工作者协会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专著类)、第十一届湖北省翻译工作者协会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专著类)、第十二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各一项。2015年以来,有4名教师在省级和国家级教学竞赛中获奖,如第九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翻译组)湖北省特等奖、全国总决赛二等奖(2018);?湖北民族大学“十佳教师”、第四届外语微课大赛湖北省赛区二等奖(2018)、第八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微课组湖北省一等奖(2017)、研社“教学之星”大赛分赛区冠军、总决赛一等奖(2016)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湖北省赛区一等奖(2015)、全国高等院校英语精品课大赛一、二等奖3人次(2015)。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要,掌握英汉双语基础知识、一定的翻译理论基础知识和熟练的翻译技能,具有扎实的双语基本功、丰富的百科知识、较高的跨文化交际素质、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在经贸、国际商务、教育、文化、外事、旅游等领域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科研等工作的应用型翻译专业人才。
培养模式及主要课程:本科培养的前3年,学生按照统一的教学计划接受专业培养,学习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同时从第1学期到第4学期持续进行英语“听说读写”基本功训练,第5学期到第6学期主要进行英汉互译技能训练。本科培养的后1年,学生进入实习岗位接受翻译基本技能训练和行业管理训练,完成专业教育实习和毕业论文。其中核心课程包括基础英语、高级英语、翻译概论、联络口译、英汉笔译、汉英笔译、交替传译、专题口译、应用翻译、文学翻译。
专业特色:翻译专业采取小班教学(每个班不超过25人),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专业训练。注重实践、培养应用型翻译人才是本专业的最大特色。要求学生在掌握一定的翻译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翻译实践训练注重翻译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完成课内口、笔译训练的同时,要求学生在校学习的四年时间里课外完成至少3万字的笔译材料的翻译及不少于30小时左右的口译实践活动。通过大量的口、笔译实践,切实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和能力。此外,“翻译+商务”也是本专业的一大特色。学生在学习翻译知识、加强翻译实践训练的同时,通过学习相关的商务课程,积极拓宽就业渠道。
实践环节:本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有:思政实践、课程实践、专业实践、创新创业与素质拓展。思政实践包括入学教育、军事技能训练、公益劳动、暑期社会实践等;课程实践包括英语听力训练、英汉笔译实践、汉英笔译实践、英汉口译实践、汉英口译实践等;专业实践包括到翻译企业进行为期12周的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创新创业与素质拓展包括创新创业项目、学科竞赛、翻译资格证书考试、学术讲座等。学生积极参与各种赛事,获奖颇多,如在2020年的“外研社?国才杯赛事中”,翻译专业18级方欣然同学在全国英语演讲大赛获得省级三等奖、叶亚楠同学获阅读比赛省级二等奖。
就业情况:翻译专业就业率超过97%,毕业生主要在经贸、外事、旅游等领域从事具有中等难度的各类口译和笔译工作,部分在教育、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从事翻译教学以及与翻译有关的科研、管理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