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5cc金沙总站-最新app Store

湖北民族大学林学园艺利川研究院
作者:朱江 时间:2024-04-10 11:34:07

湖北民族大学林学园艺利川研究院始建于2022年,是学校立足区域特色和办学定位,为更好满足农林教育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首次通过校地联合、学校出资的方式,投入 1500 余万元建成的集大学生实习实训、创新创业、科学研究、科技开发、森林康养于一体的实习实训教育教学基地。

湖北民族大学林学园艺利川研究院以利川市国营甘溪山林场为依托,通过校地合作共建模式,以教学科研、生态保护、社会服务为主要功能,按照新时代生态公益林场保护与高校林业研究院产学研融合的基地建设思路,把林场建设成为“生态保护一流、教学科研一流、社会服务一流”的现代化研究院。提升湖北民族大学林学学科、专业在全国的建设层次和建设水平,为培养适应农林现代化建设与发展所需要的新农科人才提供优越条件。

湖北民族大学林学园艺利川研究院(地理坐标为108°49′45″E,30°14′30″N)位于湖北省利川市腹地,距利川市城区约10 km。研究院主体范围包括场部、科研与教学园地(300亩)和各类森林(16000余亩)。

目前,已建成实习实训楼1栋(1840 平方米,可同时容纳学生80 人、指导教师15人开展实习实训)、办公楼1栋(包含教室、实验室、会议室以及学生食堂)、人工林监测样地52个(杉木、柳杉、毛竹等)、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大样地 1 块(1 公顷)及150亩教学科研园地(由山桐子种质资源区、极小种群资源区、林下经济园区和实践教学创新区四个区块构成)。

(1)山桐子种质资源区

面积48亩,收集保存山桐子种质资源共2861株,来源于恩施州八县市、云南郑雄、陕西汉中、贵州六盘水、四川金堂和重庆等山桐子天然分布区。其中,有山桐子母树种质资源61株、无性系组织培养种质资源1500株、无性系嫁接种质资源500株、有性系种质资源800株。

(2)极小种群资源区

面积40亩,为我国亚热带典型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迁地保护研究基地,成功保存有黄梅秤锤树、崖柏、天目铁木、河北梨、梓叶槭、东北红豆杉、密叶红豆杉和水杉核心种质资源8种,目前是我国亚热带地区保存物种数最多、成活率最高的迁地保护基地。同时,基地还引种培育有北美红杉、福建柏、湖北海棠、华中木兰等著名经济植物物种。

(3)林下经济园区

面积52亩,主要建有“十大楚药”之黄连、黄精(滇黄精、黄精、多花黄精)、厚朴,湖北省“五大特色药材”之马蹄大黄,湖北省首个黄精新品种“黄恩1号”以及恩施州道地药材玄参示范栽培园;大黄品种选育试验区;百部、白蔹种苗繁育区以及泥炭藓人工种植技术试验小区等。

(4)实践教学创新区

面积10亩,是我校面向新农科,立足农林产业发展,为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实现成果转化而设置的“试验田”与 “孵化器”。

 

总体规划效果图

场部规划效果图

 

教学科研园地

实习实训大楼

会议室

学生宿舍

运动场、停车场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