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5cc金沙总站-最新app Store

外国语学院优秀校友——周统权(博士生导师、教授)

2021-06-15 15:43:33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记外国语学院优秀校友周统权

 

 

周统权,男,湖北恩施人,外国语学院(前身为外语系)1983级校友。现为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教授,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博士生导师。他先后在山东大学(1992-1995)获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在华中师范大学(200-2004)获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学位,后在北京师范大学从事心理学博士后研究。师从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李宇明教授、长江学者杨亦鸣教授、心理语言学家舒华教授和国际著名神经语言学家Cynthia Thompson教授,现主要从事神经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研究,是我国神经语言学领域的知名学者。

周统权大学毕业后留校担任辅导员工作,工作之余,一直坚持专业学习,并且克服困难自学新知识,1986年考上了山东大学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2001年进入博士阶段的学习,主要研究方向转向神经语言学,将英语变成从事研究的工具,主要以现代汉语句法为研究对象,博士毕业工作两年后去北师大做博士后研究(2006-2008),2013-2014年,受教育部公派选拔去美国西北大学访学,2016年8月,以引进人才身份来到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工作,组建了语言与脑科学研究中心。

周统权教授始终坚信“一个真正的学者要有家国情怀,要有敢为天下先的责任、勇气和智慧。” 学术研究往往与冷板凳、与寂寞相伴。要做好研究工作,需要长期的知识积累,而且要不断地更新知识,这就要求做学问的人要有耐心、有恒心,不以一时的失败而气馁,也不以多次成功而骄傲。对待科研要像对待普通工作一样,要有一颗平常心,不必太急于求成,要坚信有付出定有收获,功到自然成。他认为做学术研究跟做别的事情一样,有平凡的工作者也有杰出的行业引领人。二者的区别在于,他/她是否有一颗永远求变的心:改变自我、超越自我。大多人对自己的职业、对自己的事业思考不够、努力不够,太过安于现状。同样的道理,一个只求满足于现实舒适生活的学者不可能成为一个杰出的学者。

作为外国语学院的杰出校友,对于后学者周统权教授寄予了厚望,他认为人生是一个经验、知识和阅历不断递增的过程,只要大家抓住机会,埋头苦干,终将学有所成、事业有成!最后他结合个人经验,对学弟学妹们的学习和工作提出了以下建议:

第一,加强目标意识的培养。人应该在有目标的奋斗中活着,每位大学生都要注重目标意识的培养,多多自问:“我下一步该做什么?我的优势是什么?为了实现目标我该如何弥补自己的不足?”

第二,要经历成功,更要经历失败。人需要通过磨炼才能变得真正强大,磨炼首先是意志力的磨炼,经历失败的磨炼是锻炼意志力的最好办法——从失败中比从成功中学到的东西更多。

第三,学习多元化的知识。与时俱进,困则思变——这是每位同学都需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大家除了要学好自己选择的外语外,还需要选学一些其它方面的专业知识,要坚信自己有能力学好,更要付诸行动。有了多元话的知识,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

 

 

copyright 2020 湖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版权所有  |  地址:湖北省恩施市学院路39号(445000)     电话:0718-8439036     Email:webmaster@hbmy.edu.cn   鄂ICP备05003316  恩公网安备42280002000464号

Baidu
sogou